喜报!广电领域成功争创国家级试点

文章来源:中国体育彩票APP下载文化和旅游局
时间: 2025-07-29 10:39
点击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广电总局组织开展了第二批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县级标准化试点建设。文登区被定为全国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县级标准化建设试点(全省仅3家)。定为试点后,文登区主动作为,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广电公共服务新路径,其经验做法被省广播电视局在全省推广。近日,经过两年的创建和省级、国家级逐级综合评估,文登区已通过全国试点验收。

文登区以“变革创新、服务群众、赋能提升”为目标指引,通过强化基础保障,建设智慧广电,实施试点工程,打造“朝夕微服务”品牌,探索出一条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县级试点新路径。

一是聚焦普惠化均等化,强化服务保障,从“被动答题”走向“主动解题”。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保障。印发《文登区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县级标准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标准和规范,并重新完善制定《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标准》《客服管理规范》等,全面健全试点内部服务体系和制度保障。二是增设村级网点实现基层服务全覆盖。建成“一中心+16个乡镇服务站+757个村级代办点”的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形成“县级及以上机构统一管理、乡镇网点提供支撑、村组专人负责”的服务格局,服务对象数由试点前的广电在网用户12.2万户增加到了全区所有用户25万户。三是打造服务品牌解决百姓难题。打造“朝夕微服务”品牌,领导班子带头,90名员工下沉一线服务。聚焦乡镇群众起床早的特点开展“朝服务”,入户现场解决村内老百姓看电视听广播方面的问题;聚焦城区群众下班晚的特点开展“夕服务”,及时收集用户的服务需求,主动上门为老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帮助老百姓美观走线、代买生活用品等等,凝聚广电“微力量”,传递服务“大温暖”。

二是聚焦智慧化现代化,建设智慧广电,从“墨守成规”走向“创新求变”。一是试点建设学习强国平台。聚焦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和重要事项,实现了党务、村(居)务和财务信息的入户公开和处置过程的全监督,为政府城乡精细化治理提供基础网络和平台支撑。目前已发布便民通知、云广播、云课堂等信息1929条,覆盖用户近万户。二是试点搭建信息化平台。整合本地文化资源,推动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内容依托有线电视网络进村入户,逐步探索电视屏、触摸屏、电脑屏和手机屏的四屏联动,为政府城乡精细化治理提供坚实的网络基础和平台支撑。目前已借助老旧小区智能化改造建设了阳光小区、永安街片区等7个文化大屏,刊登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内容。三是试点建设联动网络平台。与融媒体中心合作,探索打造“1+3+N”全媒体融合矩阵,突出“媒体+政务+服务+商务”建设思路,设置了短视频直播、便民服务等一系列政务、民生版块,开通便民公共服务事项近80项,实现电视、报纸、广播、现场活动等在手机端的直播、点播、回看。截至目前已发布公共便民服务推文725条,发布原创短视频1488条,全网粉丝数量达108万,同比增长13.7%。

三是聚焦专业化精细化,实施“三大工程”,从“能听到”走向“听得清”。一是实施村级大喇叭升级工程。文登区应急广播系统升级建设时采取了村级喇叭利旧的建设方式,保持原村级音柱喇叭,对全区666个行政村逐村升级村内前端广播设备,升级后融入全省应急广播平台,实现“省市区镇村”五级联动。二是实施服务水平提升工程。对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报修热线、客户管理系统、经理助手三个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的服务职责、服务要求等进行规范整合,实现运行有平台,服务有质量。试点以来,组织召集广电部门员工、基层服务站、网格经理举办5G业务及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装维技能方面的培训近30余场,提高全员标准化服务意识,熟练掌握相关工作标准要求,服务达标合格分由原来的80分提到目前的95分。三是实施建设“户户响”小喇叭工程。依托有线电视网络和区镇村三级应急广播平台,积极开展村内小喇叭户户响工程试点工作。安装后可将应急广播内容推送到每户村民家中,在突发状况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喊话功能,弥补了大喇叭覆盖不足和远端听不清的缺点,实现了应急广播管理平台内的有线、无线与应急功能的有效融合。目前已试点安装了58个村,覆盖用户13066户,确保预警、干预、疏散等关键信息能够第一时间传达到千家万户。

下一步,市文化和旅游局将以此次争创国家级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县级标准化试点成功为契机,着力在巩固深化提升上下功夫见成效,持续深化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完善基层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促进公共服务业态创新升级,不断提升广电惠民便民服务水平,不断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