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区锚定工业强区战略目标,以“作风建设攻坚年”为引擎,构建“分类施策-多维联动-定制服务”三维服务体系,创新实施项目审批全周期服务模式。通过建立“前期介入+中期支撑+后期保障”的闭环机制,实现重点项目审批时限压缩40%以上,企业办事成本降低60%,2024年来累计推动23个重大项目快速落地动工。
一、分类施策,抓“关键”。一是紧盯项目园区。组建移动园区服务队,在经济开发区等三个园区设立审批前哨站,建立“1+N”服务机制(1个服务专班+N个专项工作组)。2024年累计开展政策宣讲会12场,收集企业需求清单28项,为园区项目审批提供专业建议15条,实现项目谋划阶段审批预审通过率达90%。二是紧盯工业项目。建立“红黄绿”三色动态管理机制,对85个区级重点项目实施分级培育服务。针对10个“绿色”项目建立“一企一策”服务档案,灵活运用施工许可“九证合一”、“分阶段办理”、“拿地即开工”等政策,使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红利向工业项目集中释放。兴文研究院动力车间等4个项目实现15个工作日内完成开工手续办理。三是紧盯办结节点。推行“双线并行”工作法,把审批流程线与时间节点线有机整合,为14个重点项目建立倒排工期进度表。通过“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组合拳,使天润工业智能制造车间项目提前一个月完成审批,创下同类项目审批时效新纪录。
二、多向联动,抓“服务”。一是内向联动,加强信息共享。实现企业注册信息与内部科室实时共享,通过大数据分析预判企业需求,2024年精准推送服务方案110个,为新能源产业、机械等行业50余项目节约审批时间累计超100个工作日。二是纵向协同,实现就近办理。对于规划许可等市级权限事项,沟通上级派驻工作人员在区级政务大厅就近办理,实现建设单位在我区就能全链条办理项目手续,免去项目单位市区“两头跑”麻烦。2024年以来,共办理工业类项目规划许可23件。平均办理时限压缩了5个工作日,较上年提速30%。三是横向融合,实施清单审批。对于新拿地工业项目,创新“双清单”管理模式,通过“企业版服务清单+部门版责任清单”整合5个部门18个审批事项,企业和部门分别盯着清单,盯着节点开展工作,审批综合效能提升30%,企业跑动次数下降50%。
三、定制审批,抓“效率”。一是定制式审批路径。绘制项目审批关键线路,做到关键事项主线强势推进,关联事项辅线并行。对天润金钰等多个重点项目实施关键路径运行堵点预警,遇到审批难点,通过线上会诊+现场办公,解决了部门间事项互为前置和条件交叉问题解决9次,确保关键路径零梗阻。二是场景化模拟审批。创新“沙盘推演”工作法,组织多部门开展情景预演12次。通过“虚拟审批”生成预审意见,使项目前期准备时间缩短60%,坤泰生物等3个项目实现“交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三是闭环式跟踪问效。通过坚持用活用好“四张清单”工作机制,通过政府开放日、营商环境监测点等活动,收集企业在项目审批领域的办事体验和意见建议。2024年来开展相关活动10余次,收集到的20余个建议和诉求全部得到解决。形成“问题收集-限时办结-效果评估”的完整服务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