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政府常务会议解读专栏 > 第十八届人民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 > 媒体报道

绿色低碳发展先行!荣成有了新名片

      12月1日,首届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发展大会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举行。会上,荣成市获颁“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城市”荣誉奖牌。

  近年来,荣成市紧扣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主题,积极融入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战略布局、将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加快建设“深蓝、零碳、精致、幸福”的现代化新荣成。

  绿水青山好生态,绘就自然和谐美丽画卷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这是荣成市优美风光的生动写照。

  荣成市三面环海,属暖温带季风型湿润气候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海洋、山林的调节作用,使这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90%,“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330多天,空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保持全省第一,“自由呼吸·自在荣成”成为引以为豪的城市品牌。

  沿海防护林枝繁叶茂,欣欣向荣;千里林带绕碧湾,陶醉了八方来客。荣成市还非常注重深耕生态环境,建立国家级大天鹅自然保护区、海驴岛黑尾鸥生态保护区,建成全国首家城市湿地公园——桑沟湾湿地公园等。“国家环保模范城”“中国大天鹅之乡”“中国黑尾鸥之乡”,这些称号都是对荣成生态环境的肯定。

  “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越来越好了。”说起荣成,无论是生活在这里的居民,还是前来旅游的人们都有这样的感触。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荣成始终坚持“自由呼吸·自在荣成”的绿色发展理念,将“两山论”贯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始终,引导全社会践行绿色低碳新风尚,让好空气、好环境、好生态成为荣成最鲜明的城市特质和最强竞争力。

  推动海洋绿色低碳发展,释放“蓝色引擎”动能

  面朝大海,拥抱蔚蓝。荣成市海洋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在海洋经济发展中,荣成市坚持生态养海,实施海洋碳汇工程,全面促进海洋绿色低碳发展。海天相接处,蓝碳经济正蓬勃发展。

  上层养殖海带、裙带、龙须菜等藻类,中层养殖贝类,底层是人工鱼礁,这是荣成海域应用的立体养殖技术——“浅海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的代表。

  近年来,荣成市全面推行“浅海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形成养殖生物间的相互促进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海水养殖绿色生态化发展。

  发展蓝碳经济,助力“双碳”战略。依托唐启升院士工作站,荣成市吸引了一批国家级科研团队,成立了桑沟湾贝藻碳汇实验室(寻山)、全国第一个海草床生态系统碳汇观测站(楮岛)。发放全国首笔“海洋碳汇贷”、全国首款海草床和渔业碳汇指数险成功投保……一系列举措加快蓝碳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为建设蓝碳交易市场体系研究提供数据基础,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蓝碳与零碳技术示范区。

  构建清洁能源保供体系,激发新能源领域活力

  12月6日,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技术商业化示范项目——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在完成168小时连续运行考验后,正式投入商业运行。高温气冷堆所具有的固有安全性、发电效率高、应用领域广等优良性能,使其在核能发电、热电冷联产及高温工艺热应用等领域商业化应用前景广阔,将有助于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供给安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

  这是荣成发力清洁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缩影。加快推动华能、国和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建设,建成7处陆上风电场,建设风电机组277个,建成光伏项目2287户,推动总投资8.9亿元的成山储能电站项目加速建成投运,谋划氢能产、运、储、用全产业链条,探索拓展氢能更多应用场景……近年来,荣成市充分发挥国家科技专项优势,坚持“核能引领、多能衍生”,加快构建“核、风、光、储、氢”新型能源体系,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国际能谷”。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荣成市将继续按照4月份制定的《荣成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坚持全局性定位、全方位谋划、全过程引领,以深化新旧动能转换为中心任务,以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为主攻方向,做强产业特色,擦亮生态底色,奋力书写更有质量、更可持续的“绿色低碳荣成答卷”。(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时英艳 通讯员 王小宁/文 资料图)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