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乳山市:“产业”为媒激发城乡融合动力

文章来源:中国体育彩票APP下载农业农村局
时间: 2022-10-21 15:42
点击次数:

乳山市城区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产业驱动、城乡融合”发展思路,通过城乡资源精准对接、优势互补,有效打通了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通渠道,探索了一条有效破解城乡融合发展难题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

一、强村带弱村“1+N”模式,变“两难”局面为合作共赢。城中村和城郊村在发展中面临着各自的难题,城中村土地有限、发展空间受限,以腾甲庄村为例,该村总资产超4亿元,村级年收入达1000万元,但现有可用土地不足100亩,无法引进新的产业项目,发展后劲不足;城郊村缺项目缺资金、土地利用效益低,以洼九埠、仇家洼、黄依台、石村、夏西等5个村为例,可用耕地达2766亩,但仍以小农户耕作为主,没有实现规模种植,村集体经济薄弱。针对一边是有钱没地、另一边是有地没钱的局面,城区街道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让城中强村与城郊弱村通过“联姻”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共赢发展,由腾甲庄村以现金方式出资1200万元,成立专业农业公司,以700元/亩的价格流转土地1167亩,并整合洼九埠等5个村获批的上级扶持资金200万元入股。以该公司为主体,成功引入山东省土地集团等强企参与土地开发利用,投资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全面开展土地综合整治,配套优化完善水利、路网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大田农业和数字化、智能化设施农业,破解土地撂荒问题、保障粮食安全。有效解决城郊村的增收致富问题和城中村发展瓶颈问题,每个城郊村年均收入近50万元,增长了近4倍,腾甲庄村实现增收500余万元,同时,产业园区提供了150余个就业岗位,带动农民增收600余万元。

二、建立“联合党委”保障机制,变各自为战为共谋发展。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涉及6个村、3家企业以及2696户村民,利益诉求复杂、协调难度大。为减少内耗、凝聚合力,由街道牵头成立联合党委,引导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由党委书记负责,对接上级党委政府,先后争取到上级扶持资金250多万元,用于支持园区道路硬化、蓄水池等基础设施建设;由各党委委员具体负责,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分头做好与村、企业解释沟通。比如,项目推进中遇到的用工、土地、资金等重点问题,联合党委第一时间召开党委会、协调会推动解决,2021年以来,召开相关会议30余次,协调解决难题20余个。通过建立“联合党委”保障机制,有效打通了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通渠道,更好整合了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提质突破,带动村强民富,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红利。

三、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变联合个案为共富发展模式。在规划设计上,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谋划、一体推进,全力打造美丽宜居新农村。对洼九埠等保留的村庄,通过实施美丽乡村、两水改造、美丽庭院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改善了人居环境;对仇家洼等棚改区,按照城市化的标准进行打造,并配套建设150亩的开心农场,整个片区的面貌焕然一新。通过土地流转,把更多的劳动力解放出来,就近到示范区打工,既增加了村民收入,又消除了搬迁上楼的“后顾之忧”,有效解决了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在管理方式上,探索“现代企业+农业合作社”管理模式,将原来各个村设立的6个合作社全部吸收进来,根据其专业特点让其成为项目团队。比如,土地合作社负责土地整理、大棚设施建设;种植合作社负责种苗栽培、管护等;工作要求、生产标准由省土地集团负责制定;日常考核、管理由腾裕公司负责,既有效解决了现代企业与农民之间的“代沟”问题,也让土生土长的农民迅速成长为掌握现代种植技术的职业农民。在种植技术上,发展智能化、信息化的农业生产,突破土壤的限制,引入基质配比、无土栽培、智能肥水一体化等先进技术,并配套打造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发展150亩蓝莓、137亩车厘子、24亩西红柿、50亩辣椒标准大棚,在保证产量、品质等的基础上,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全周期收集作物的生长数据和技术参数,总结土壤配比、温湿度等关键数据,经过比对分析形成一套完整的作物生长数据模板,彻底改变了“凭经验、看天气”的传统种植方式。